养老服务的盈利模式分析(6篇)

时间:2024-05-27 来源:

养老服务的盈利模式分析篇1

关键词:广义虚拟经济;养老地产;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722(2016)02-0005-xx

CreativeEconomyInThePerspectiveofGeneralizedVirtualEconomy:ACaseStudyofYMCXMPensionRealEstateProject

WANGQing-de1YANYan2

(1.Schoolof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BeihangUniversity,Beijing100191,China;

2.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SchoolofManagement,Beijing,100080,China)

Abstract:Underthecircumstanceofpopulation,economyandpolicyinChina,pensionrealestategainsapromisingexpectation.BythecasestudyofYMCXMpensionrealestateproject,fromtheperspectiveofthegeneralizedvirtualeconomy,thisarticleopenedadiscussionabouthowpensionrealestate,whichisapartofcreativeeconomy,breakthroughsitsoperationallimitationsandgainsvirtualvalue.Thisarticleconcludedthatfollowingelementsfeatureasuccesspensionrealestateproject:systematicideas,whichareinaccordancewithlocalcultureandaresuitablefortheconsumers'mentaldemand,andR&Doffacilityandservicewell-focusedonthoseideas.Fromtheoperatingperspective,positivecooperationamongdifferentkindsofdevelopersofpensionrealestateentailsorderlyoperationandinturngainsvirtualvaluefromtheirprojects.

Keywords:GeneralizedVirtualEconomy,PensionRealEstate,CaseStudy

一、广义虚拟经济、创意经济与复合地产

(一)广义虚拟经济和“二元价值容介态理论”

成思危(2008)对虚拟经济的内涵作出界定。虚拟经济一词,脱胎于马克思提出的“虚拟资本”概念。虚拟资本是既不具有实物形式、又不具有货币形式的、价值不确定的、但可以产生利润的、基于信任关系形成的资源。它们可以用来获得实际资本的使用权,但是它要承诺给实际资本的所有者以一定的回报,或与实际资本的所有者共担风险并且共享盈利。所有权证的出现实现了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从而导致了虚拟资本的诞生。虚拟经济是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活动模式,是与虚拟资本以金融平台为主要依托所进行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以及其中所产生的各种关系的综合[1]。林左鸣(2011)进一步基于马克思“生活对象化”人类活动的思想,将同时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并以心理需求为主导,以及只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经济的总和定义为广义虚拟经济,指出虚拟价值(信息态)是广义虚拟经济产生的源泉[2]。

林左鸣(2010,2011)提出二元价值容介态的观点,二元主要指物质态和信息态,当一种状态不断容纳入新的信息介质时,整个状态自身不断发生质的变化(进化)运动。所以,容介态即是质变或进化的状态,是以信息变化为基础的质变或进化现象。指出“二元价值容介态”是虚拟经济不断发展的机理[3]。

(二)创意经济

创意经济的概念最早在英国出现,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季昆森(2008)把对创意经济的理解概括为四句话:“发掘深厚文化底蕴,运用先进科技手段,融入新奇怪特创意,创造巨大财富价值”。创意是核心,文化是创意的依据,科技是实现创意的手段,而文化、科技、创意的有机结合,必将迅速形成社会生产力,创造巨大财富价值。林左鸣(2010)指出,创意经济属于广义虚拟经济范畴,它通过现有科技和文化资源的有机结合,并以人文创新为基础实现“容介态”进化,催生出新的产品、服务和业态,满足人的全面需求特别是心理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心理满足、虚拟价值的无尽追求,为其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由于侧重人文创新、虚拟价值创造和心理需求满足,创意经济能突破传统物本经济的稀缺性约束,减少资源环境消耗,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和人类可持续发展。

近些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创意经济发展一日千里,推动了科技与人文的结合,重塑了传统产业,创造了新的生活。在后危机时代,用创意经济开拓心理需求的广阔"蓝海",是全球经济复苏的有效途径。

(三)复合地产

创意经济包括很多不同的类型,其中,复合地产也是创意经济的一种,复合地产是指传统房地产业与其他产业在功能组合与产品形态上渗透和互动,它是一种泛地产,通过资源整合创造出更大的居住价值与商业价值。比如“地产+教育”诞生了教育地产,以碧桂园为代表;“地产+运动”创造了体育地产,以奥园为代表;“地产+文化创意产业”成就了文化创意地产,以北京798、上海田子坊、杭州之江文化创意园为代表。复合地产还包括旅游地产、艺术地产、科技地产、养老地产等。

根据林左鸣(2010)提出的二元价值容介态的观点,任何一种商品应该既满足人的生理需求,也能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商品包含物质态和信息态。传统商品只是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如传统不动产只有物质态。随着社会的进步,不动产的功能和定位逐渐细分,即注入用途的信息,不动产房屋可分为居住用的住宅、经商用的商铺、做工用的厂房等。近年来,人们对不同大类的房屋又有了新的需求和功能定位,例如,住房虽然都是用于居住,但是又根据需求分为别墅、学区房、海景房、休闲养老地产等,也就是说,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将不同的需求信息注入到基本用途一样的地产中,房产又进一步细分,进而提升价值。

将养老概念注入到地产中,也就成了养老地产,养老地产作为一种“养老+地产”的复合地产开发模式,将房地产开发与创造消费者生活方式密切结合,从而将某种具有号召力又具有贴近性的生活方式完整地镶嵌到房地产的规划、开发、运营和服务的整个流程之中,为消费者创造出充分体现生活感受和文化价值的复合人居生活。

二、国内外养老地产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养老地产领域均有所研究,但由于行业发展程度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学术研究深度广度和侧重点并不相同。美国日本等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拥有历史悠久业态成熟的养老地产行业,进而针对其展开的相关学术研究更多聚焦其运营模式、融资模式和盈利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严跃进(2013)、饶霞飞(2013)通过对不同典型国家的对比分析,发现养老地产的经营模式受社会文化影响而在经济水平相当的不同地区体现出显著的差异性。美国完善的社会福利衍生出持续照料退休社区模式―CCRC(ContinuingCareRetirementCommunity);英国和德国普遍施行“以房养老”,主要表现为“倒按揭”模式的应用;日本则是以“两代居”家庭养老模式为主[4,5]。

国外学者对CCRC和“倒按揭”制度的讨论较多。Garland(2012)和Thompson(2012)指出CCRC本质上是一种老年社区,将服务对象分为不同健康状况并相对应地提供自理、介护、介助一体化的居住设施和服务,使其在自身状况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可以持续在熟悉的环境下居住[6,7]。Marx和Burke(2011)认为成功的CCRC建设通常在自然环境、医疗设施和生活服务方面都对开发者和经营合作方有较高要求,通过为入住CCRC的老年人两大好处提供安逸舒适的生活和丰富而适合的社交活动来创造价值[8]。同时Toczek(2008)和Marx(2011)也指出该模式会员生活成本高昂、没有实质为老人提供便利等弊端[9]。Kelly(2005)指出“倒按揭”本质上是一种“以房养老”。老年人将属于自己的房子抵押给银行获取每月的钱款作为养老所需,待其死亡之后房子归银行所有[10]。Bethfranklin(2009)对其对老年人生活质量以及社会福利体系的改善作出具体分析[11],同时Salter(2012)也指出倒按揭成本过高、条件苛刻以及风险控制不足等弊端[12]。

孙秀娟(2011)对养老地产融资模式做了总结[13],英美国家主要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新加坡等国家主要靠政府资金支持,而日本则兼顾两方,政府既引导民间资本,自身也参与投资建设。在盈利模式与竞争力分析方面,武甲晓(2012)通过对美国养老地产的分析,总结养老地产的成功需要政府支持、按需开发、人性化设计理念、“以房养老”和养老咨询业的协同发展[14]。杨红旭(2013)对比分析了多国养老地产的经营建设情况,认为多样化产品,专业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是成功的先决条件,社区配套设施的建设也是成功的一方面[15]。

养老地产在国内还是一个新的概念,一些国内学者也就我国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针对性的讨论。田冬炜(2013)尝试对养老地产的内涵进行界定,并提出养老地产具有复合地产、金融、服务和人文四种经济属性[16]。对于我国相关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裘旭波(2013)、赵晓(2013)等学者分别指出:我国养老地产存在法律、政策支持不足,融资渠道不畅、项目多元化不强、盈利模式不清晰面临同质化竞争等问题[17,18]。

目前学界对如何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地产机制提出了诸多建议。潘素侠(2013)认为应建设多元化融资渠道解决养老地产融资难题,如BOT模式、PFI模式和联贷联保贷款等债权融资模式、组合式融资模式及开发商与保险公司强强联合的模式[19]。吴新坚(2013)指出,养老地产开发者应权衡“长期持有”与“出售”的程度,选择符合自身竞争优势的盈利模式[20]。陈首春(2013)指出,房地产企业开发养老地产在多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市场应培育更多元的主体参与建设[21]。周申龙(2013)等学者也从政策法律角度出发为养老地产在我国的发展提出建议[22]。同时一些学者也展开了对国内养老地产开发实践研究。张敬岳(2013)对国内参与主体进行分析,认为政府升级版养老项目、地产企业养老地产项目和医疗机构增设的养老服务项目是目前主要业态[23]。在盈利模式上,于洋(2013)认为,租售并举和会员制是当前养老地产盈利的主流模式,北京太阳城和上海亲和源,则分别代表了当前养老地产的这两种盈利模式[24]。

三、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现状与养老服务需求

根据1956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此为标准,我国自2000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以60岁及以上占总人口比例的数据为参考,此指标从2002年的7.3%上涨至2014年的15.5%。截至2014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37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1%,老年抚养比已达到13.32%。根据联合国的预测,中国的老年人口将以每年800万人的速度增加,到202250年老年人口占比将达到30.8%,约4.3亿人,8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1亿人。预计平均老龄化速度为3.3%。在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同时,老年人口还呈现出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趋势明显的态势,再加上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和家庭小型化的结构叠加在一起,养老问题异常严峻。

资料来源:联合国人口署:《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德勤分析

早在2011年2月,民政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其中提出“9073”的养老方针,也反映出了我国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的现状: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2013年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发展养老服务设施,是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要任务之一,《意见》要求2022年末全国社会养老床位达到每千人35-40张,比当前水平增加一倍,2050年全国社会养老床位要保持这一标准不变,若以2.6以老年人口的预测值计算,至2050年中国新增养老床位潜在需求约为390-520万张[25]。

纵观全球,机构养老是国际上解决养老问题成熟而完善的模式。美国集中式养老社区以成熟的运营模式和持续为老年人提供服务而闻名。养老社区大多在近郊或郊外小城,主要照顾自理或半自理的老年人。这种集中式养老社区是集合居住、医疗保健、休闲娱乐和老年大学等功能,让老年人生活在城中可以不感到孤独,获得丰富的精神及身体活动。例如,美国太阳城社区(SunCityCentre),是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著名的退休养老社区,社区内包含多种类型的居住公寓、工艺设施、邮局、宾馆、商业中心和大型专为老人服务的综合性医院、心脏中心、眼科中心以及数百个诊所。日本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现在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突出的国家之一。日本高端养老机构SunCity株式会社(横滨太阳城)是由100家在日本有着良好信誉的企业共同注资设立的,SunCity旗下共有养老地产项目13个,10个项目对完全自理的老人开放,并随着老人的衰老逐步提供护理服务,另外3个自建项目在老人入住初期便可提供护理服务,即吸纳所有类型的老年人。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未富先老”,养老机构数量严重不足,养老床位极度匮乏。民政部《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我国各类养老床位577.8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7.2张,虽然近年来这一数据持续增长,但是仍然低于发达国家的一般水平。在荷兰,每千位65岁以上老人所拥有的机构养老床位接近90张床;排第二位的是瑞典,有87张;美国为40张左右,英国大概为35张。此外,针对我国超过40000家养老机构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有的养老机构虽然环境设施不差,但是服务上存在短板,老人的康复健体和精神娱乐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由此可见,设施完备、服务专业的高端养老机构成为了养老市场的稀缺品。

四、YM?CXM养老地产案例分析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养老产业悄然兴起,各房地产开发商、保险资金纷纷建设养老机构进军养老地产。2013年初,中国人寿作为公司第一大股东的YM地产正式成立“YM养老运营管理公司”,并引进美国连锁经营、规模最大的养老服务机构Emeritus,创建全新养老品牌“CXM”,同年7月,YM首个养老产品“CXM”在北京亦庄投入运营,第二个项目位于双桥,即将试营业。

(一)YM?CXM的基本情况

YM?CXM地处北京东南部的亦庄,位于YM地产高端住宅项目YM天著小区内,是第一家YM地产的社区嵌入式养老产品,是中国第一家拥有养老服务营业执照的外商投资企业,是第一家社区内引进三甲医院门诊的养老机构。该项目建筑面积约6400平方米,以20-40平方米的开间和一居室为主,拥有89间房,110个床位。2013年7月3日取得北京市民政局颁发的《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执业许可证》(许可证编号1100100001),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施行的首个取得执业许可证的养老服务机构,在北京乃至全国都具有很强的典型示范效应。

YM?CXM组建了“乐享365”服务体系以及专业的服务团队,由拥有15年日本、中国养老运营经验的高鹏先生担任首席运营官,礼聘来自美国的资深专业培训师、三甲医院的资深护士长以及专业护理院校的养老护理员和中华养生菜大师李铁钢,从“医、食、住、行、护”多维度提供专业保障。目前出租率达到35%以上,每个房间的月租金在万元以上,具体如下:

我们将YM?CXM服务特色总结如下:

YM首创“乐享365”的服务精神理念,提出“快乐的享受CXM度过每一天”。在“乐享365“理念中,定制了乐趣(文娱活动)、乐和(社交活动)、乐观(心理辅导)、乐活(基础服务)、乐享(增值服务)、乐园(硬件设施)六大专属服务体系,让每位长者在此拥有“健康、快乐、安心、有尊严”的生活。

YM?CXM提出“鼓励―指导―协助―替代”渐进式的服务模式:随着长辈护理程度的不断加深,护理深度从鼓励到指导,再到协助,最终发展到替代。在CXM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指导下,长辈的身体状态将会变得越来越好,或是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当中,也是一个逆向的从“替代”到“鼓励”的过程,在这里,通过详尽的护理计划和生活计划,长辈们的自理能力不断提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达到或是无限接近正常人的水平。此后便可以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

YMCXM利用互联网平台,关注老年人的用户体验,用大数据对产品进行精准定位从而有效投放市场。2014年,YM地产官方微博被新郎乐居北京房产官方微博评为“北京房企最具影响力微博”,YM地产官方微信在“中国地产企业微信影响力排行榜”位列第五位,YM地产注重大数据平台建设和数据分析,分析老年人住房、护理、心理等各方面的需求,为长辈提供完善的医疗保障、康复训练、精神娱乐活动。

CXM试图描绘一幅以‘乐’为核心的画卷,以乐趣(文体活动)、乐和(社交活动)、乐观(心理辅导)、乐活(生活照料)、乐享(增值服务)、乐园(硬件设施)六大主题为轴线的生活场景。快乐的生活,是CXM的中心思想,在为高龄者提供必需的生活照料、康复训练、护理服务之外,CXM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趣味性的益智活动和社交互动类活动,让长辈们感受到“退而不休”的充实和满足。

(三)YM?CXM的社会评价与发展前景

YMCXM是国内第一家社区嵌入式养老产品、第一家中国获得LEED认证的养老社区、第一家社区内引入三甲医院门诊部的养老机构。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先生曾评价:“YMCXM拥有正确的理念,引进了先进的服务体系,塑造了服务标准,对于整个养老地产而言,具有标杆性的示范作用。同时,CXM将造福更多长辈,让他们健康、快乐、安心、有尊严地享受生活。”

未来,CXM将面向全龄老年群体,开设椿萱生活、椿萱保障、椿萱天使、椿萱照料、椿萱园丁、椿萱营养、椿萱家园等多种服务类型。从城市协助型养护公寓核心区到一站式颐养公馆社区,再到嵌入式长者中心,YM养老地产的规划在逐步进阶。

(四)YM?CXM的经验总结

YMCXM是创意经济在养老地产的成功运用的范例之一。YMCXM充分挖掘中国老年人的需求题材,借助商业模式创新建立一套新的供给组合,成功实现住房实物价值和养老虚拟价值的有机整合,项目所提供的硬件设施与软件服务并非孤立割裂,而是围绕以‘乐’为核心的旨在让老年客户安度晚年的理念进行的系列创意实现。

CXM项目的主要开发商YM地产在项目运营中注重取长补短,资源整合。引入美国先进的运营管理经验及服务体系,借助其丰富的市场经验和产品开发能力为高龄者提供全方位高水平服务,关注消费者体验细节,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的情感诉求,得到客户认可,打造了品牌形象。

广义虚拟经济范畴内,企业只有创意出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的体验价值形式,才能创造出高于产品使用价值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虚拟价值。而专注于用户体验的“体验经济”之所以能创造出超越一般物质的价值,完全在于它给客户提供了超值享受这样满足心理需求的体验效果。

五、研究结论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发展历史表明,凡是和广义虚拟经济范畴有关的产业或市场,它们的发展无一不是靠在一个个扣人心弦的生活题材上塑造概念,实现新

如上表所示,多方合作的养老地产项目将会成为趋势,至于不同类型的发起人应当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打造具有独特虚拟价值的养老地产项目的管理经验,还有待于在我国养老地产行业发展的不断摸索中进一步提炼。

综上,我们将用“泛文化产业”开拓人们心理需求的新“蓝海”。当今世界,社会生产力空前发达,人们不再只满足于物质需求,而是更多地追求精神满足,人的全要素生活成为了财富源头。在社会总需求中,人们对各种各样非物质性的需要、愿望、企盼和追求的比重日益增长,体验、服务、品牌、人气、信心等泛文化内涵已与物质商品浑然一体,世界经济正在向服务化、虚拟化转变。YM地产用创意推动养老产业与传统地产的有机融合,加快养老产业的服务化转型,开拓心理需求的新“蓝海”,用创意经济转变发展方式,拓展增长空间。

广义虚拟经济萌生于企业经营这种微观经济的运作实践中,正是众多企业在产融结合的基础上努力开拓的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经营范畴,构成了今天市场无限的“蓝海”。非物化的价值细分带来的商业模式创新,使得大量虚拟价值进入交换领域,为企业创造了新的价值空间。

参考文献:

[1]成思危.虚拟经济的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J].管理评论,2009,01:3-18.

[2]林左鸣.广义虚拟经济论要[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1-15.

[3]林左鸣.广义虚拟经济学: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M].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

[4]严跃进.海外“以房养老”面面观[J].金融博览(财富),2013,(10):45-47.

[5]饶霞飞.国外如何养老[J].新财经,2013,(5):17-21

[6]JuleThompson.BuildingaCCRCwithoutwalls[J].Long-TermLiving,2012,(9):31-32.

[7]Susan,B,Garland.RisksandRewardsOfMovingtoaCCRC[J].Kiplinger’sRetirementReport,2012,(11):2-5.

[8]KatherineA.Marx,KaseyL.Burke.SatisfactionwithYourNewHom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toLivinginaCCRC[J].SeniorsHousing&CreJournal,2011,(1):83-96.

[9]WayneToczek.AheadoftheCurveCCRCs[J].FoodManagement,2008,(12):12.

[10]TomKelly.TheNewReverseMortgageFormula:HowtoConvertHomeEquityintoTax-FreeIncome,JohnWiley&Sons.2005.

[11]MaryBethfranklin.ReverseMortgagestotheRescue[J].Kipling’sPersonalFinance,2009,(8):55-56.

[12]SalterJone.StandbyReverseMortgages:ARiskManagementToolforJohnRetirementDistributions[J].JournalofFinancialPlanning,2012,(8):40-48.

[13]孙秀娟.我国养老地产开发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14]武甲晓.美国养老地产开发经验启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432):11-12.

[15]杨红旭.国外老年住宅发展模式与经验[J].中国房地产业,2013,(6):30-35.

[16]田冬炜.新形势下发展养老地产的几点思考[J].产业研究,2013,(7):57-58.

[17]裘旭波.中国养老地产存在的问题及突破途径――中美养老地产对比分析[J].房地产开发,2013,(9):61-62.

[18]赵晓.养老地产需厘清的五个问题[J].城市开发,2013,(2):62-63.

[19]潘素侠.养老地产及其融资模式分析[J].经济管理者,2013,(8):170-170.

[20]吴新坚.养老地产商业模式探讨[J].城市开发,2013,(12):14-15.

[21]陈首春.理想养老模式:就地养老、居家养老[J].农村工作通讯,2013,11:35.

[22]周申龙.中国养老地产项目运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23]张敬岳.我国养老地产发展的问题与建议[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3,(1):141-145.

[24]于洋.养老地产模式待解[J].商周刊,2013,(4):56-58.

养老服务的盈利模式分析篇2

一份完备的养老地产项目商业计划书,不仅是企业能否成功融资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管理工具。一份好的养老项目商业计划书首先应用来说服创业者自己,其次才能用来说服投资者。

那么一份完美的养老项目商业计划书应该包括哪些内容,有哪些核心问题是需要在编制过程别回答解释清楚的呢?建议从以下19个角度(创业者自己应搞清楚的19个问题)进行重点分析:

问题一:你的远景和终极目标是什么?

你的远见是什么?

你要解决什么问题?对象是谁?

你将来想要成为什么样的公司?

问题二:你的市场机会是什么?市场有多大?

你的目标市场有多大?发展有多快?(未来3-5年)

这个市场有多成熟,或多不成熟?

你是否有资本成为这个市场前两三位?

问题三:介绍你的产品和服务你的产品或服务是什么?

解决了客户的什么问题?

产品或服务属于红海还是蓝海?

你的产品或服务有什么特别之处?

问题四:你的客户是谁?

谁是现在的客户?

谁是目标的客户?

理想的客户是什么样的?

谁会付费?

介绍一下某个具体客户的例子

问题五:你的价值主张是什么?

你给客户提供了什么价值?

使用/买你的产品,客户的购买回报是什么?

你解决了什么问题?

你是销售具体产品、服务还是一种商业模式?

问题六:你如何销售?

销售程序是什么?周期有多长?

你的销售和市场方针是什么?

你当前的销售渠道是什么?

问题七:你怎么吸引客户?

争取每个客户要花费多少钱?

在不同时期这个费用是否不同?为什么?

客户的永久价值什么?

潜在客户变为真正客户的关键节点是什么?

问题八:你的管理团队有谁?

你的管理团队有谁?

管理团队成员间什么关系,同学、朋友、亲戚还是其他关系?

他们有什么经验?

欠缺那些环节?有什么计划去弥补?

问题九:你的盈利模式是什么?

你的收入模式需要怎样才能盈利?

你的盈利受哪些因素影响?

盈利模式上限如何实现?

盈利周期是如何分布的?

问题十:你现在进展到哪一步?

你现在进展到哪一步了?技术/产品?团队?财务/营收?

现在进展情况如何?现状和前景是否更清晰了?

你将来的计划是什么?(包括短期、中长期)

问题十一:你的融资计划是什么?

已经得到了什么投资?

希望得到多少投资?比例如何?

资金使用计划是什么?

资金可以支持多久?到那时公司是否可以发展到一个重要里程碑?

你还打算吸引多少资金?什么时候?

问题十二:你的竞争对手是谁?

谁是你当前和潜在的竞争对手?

谁有可能和你竞争,谁有可能和你合作?

你的优势和弱点?

你有什么特别竞争优势之处?

问题十三:你有哪些合作伙伴?

谁是你的销售或技术合作伙伴?当前?未来?

这些合作伙伴有多可靠?

产业链上下游包括哪些合作伙伴?

问题十四:是否符合投资者意愿?

和投资者的方向,经验是否吻合?

投资者对你所处的细分市场是否熟悉?

与投资者现有的投资组合有什么互补,或竞争?

问题十五:你未来3年的财务状况如何?

未来3年或5年平均每年净资产收益率?

未来3—5年的项目盈亏平衡表?

项目资产负债表、项目损益表、项目现金流量表?

项目销售计划表、项目产品成本表?

问题十六:你会遇到哪些风险?

对公司关键人员依赖的风险?

经营管理风险?

产品市场开拓风险?

政策风险?

问题十七:你风险防控措施有哪些?

风险控制和防范手段?

风险评估及预防机制有哪些?

问题十八:投资者收回投资的方式有哪些?

拟向投资方出让多少权益及计算依据?

投资方以何种方式收回投资?

回收时间规定?

问题十九:本项目成功关键因素及投资者的保障?

有什么突然因素有可能一夜之间改变你的生意?

养老服务的盈利模式分析篇3

截止到年底,我市户籍60岁以上老人达150.94万,占总人口15.2%,老年人口增速5.5%,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城区空巢家庭达60.7%。据预测,到21世纪中叶,哈尔滨市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25%,即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

据分析,哈尔滨市人口老龄化是由于生育率急剧下降造成的,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即未富先老”。而老年公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开办老年公寓首要的问题是维持良性运转,即如何保持其自身发展。盈亏的主要因素是入住率和服务成本,这里的服务成本是指为老人服务所必需的,如房租、防暑降温、取暖费、水电煤气费、工资、办公费用、维修费、大型资产折旧费等。其计算公式为(预期入住人数╳收费)—服务成本即为盈亏。收费项目主要有床位费、生活费、取暖费三项,养老机构也可就其他服务项目收取约定的费用。

一、申办老年公寓可行性分析

养老服务业是一个投资回收周期比较长的行业,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进行可行性分析要考虑的因素有:目前本市同行业总量(床位数)及分布情况;老人及家庭经济状况,尽可能了解和收集其他养老机构的入住情况,XX镇的交通和环境情况等。办院的主要风险在于,一是入住率的不足,房租、人工费和取暖费等硬性开支不能得到有效摊薄,导致开办一年内甚至更长时间处于净投入状态,不能实现资产的良性循环。二是入住老人的收费风险,由于老人及子女的财务状态恶化等原因,都能造成入住老人不能及时续费,养老机构又不能强行将老人赶出门,造成垫付费用的局面。三是老人的意外伤害风险。老人属高发意外伤害和突发死亡率较高的人群,一旦产生纠纷,诉讼和调解对养老院都带来人力和物力上的负担。

(一)、从市场角度

目前,我市现拥有养老机构211家,床位共计8000余张,刚刚达到老年人口千分之二的最低要求,应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区域角度来看,南岗区、道里区、道外区、香坊区养老机构相对密集,群力新区存在养老机构床位上的不足。

(二)、目前哈市养老机构发展评价

哈市养老机构应该说从数量上发展较慢,但总体运营水平不够高。

1、百床以上规模较大的养老机构,收费较低(全部费用800元以下)的入住率一直很高,床位全年紧张。办这种类型的养老机构前期投入较大,要求配套设施齐全。

2、百床以上收费在1000元左右的养老机构,市场目前属于中档以上养老机构,目前存在一定程度的入住率不足,经营情况多在盈亏平衡点以下。但这种类型的养老机构是外地来养老的老人的首选,市场前景看好。

3、30张床位至100张床位之间的中等规模老年公寓是我市养老机构的主流。这部分养老机构,由于床位数达到了规模效应的要求,硬性投入和老人生活费用都得到了合理摊派,机构管理还处在简单层次控制的范围之内,用人成本较低。这种养老机构经历前期的经验积累期,多数都实现了盈利。需要特别提出的是,这部分养老机构多自觉不自觉将服务群体逐渐定位在不能自理和半自理的老人群体。这一群体服务需求层面较少,日常消耗低,且收费较高。只要辅助于较好的医疗,是目前盈利概率最高的院所类型。

4、30张床位以下的小型养老机构,也称家庭式养老院,这种院所经营形式灵活,前期投入较小,特别适合生活小区内建设。经营这种类型养老机构的关键是争取物业和居委会的支持,在房屋租金等方便实现优惠。可能的情况下争取到福彩基金的投入,老年之家”用这种方式争取到前期经营者少投入,再辅助于水电暖方面的优惠,压缩一下前期投入得不到摊薄的风险。经营这种养老机构可以附设开办学生餐桌和居家养老老人的午餐派送,以弥补盈利能力不足。目前这种养老机构在本市经营平均状况较差,对经营者的运营水平和承受压力的能力挑战较大,每年都有不能通过年检被淘汰的养老院。迫切需要专业人士介入,对这种养老机构财务运营须进行专业指导,或采取集团式经营方式,统一采购、统一配餐、统一调配医护康复设施,才能达到降低服务成本的目的。

二、收支情况分析(以150张床位,四人间老年公寓为例)

(一)、开办养老机构前期投入

1、150张床位的养老机构总建筑面积在1300平方米以上。

2、房屋改造和简单装修费用,约投入60万元。

3、基本设施配备。

a)床、床头柜和一人一格的衣橱,约计800元×300=240000元。

b)床上用品200×150=30000元

c)室内每人一个圈椅200×150=30000

d)电视每房间一个1000×38=38000

e)活动室设施家庭影院一套,麻将桌8个,健身器材5件,预算约40000元。

f)餐饮设施,灶具二套,餐具180套,消毒柜一个,冰箱一台,总控制在20xx0元。(可在开业时争取区政府或赞助单位的捐赠)

g)洗衣设备,预算20xx元。

h)洗澡设备,预算5000元。

i)办公设施,电脑、打印机各一台,面包车一部。(可时机成熟时再到位)合计最小投入280000元。

4、开业仪式和相关宣传费用,约20xx0元。以上租金+装修+设施+宣传=132万元

(二)、养老机构年度运营投入

1、员工工资。院长(兼会计)1人计4000×12=48000元副院长兼采购1人计3000×12=36000元护理员15人计1500×12×15=270000元厨师2人计2500×12×2=60000元以上共计19人计41.4万元。

2.伙食费成本400×150×12=720xx0元。

3、水电费50×150×12=90000元

4、取暖费2吨/天×1000元/吨×180天=360000元(买煤360吨)

5、办公费用600×12=7200元(含洗衣粉等洗浴用品)

6、设备耗材、维护等20xx元以上投入合计159.14万元。

(三)、养老机构收入预测(按80%床位利用率,1080元/人收费)

1、床位费(四人间)1080元/人/月×150人×12月×80%=155.52万元。

2、国家补贴:3000元/床/年×150床×80%=36万元

3、兴办期间国家补贴:1000元/床/年×150床×80%=12万元

总收入:203万元

(四)、经营评估

1、此种规模设计养老机构盈亏平衡点为全年平均入住率62.7%。

2、预期达到全年平均80%的床位利用率,每年做1万元的资产折旧,5000元意外损耗,保守收入42.36万元。

3、每位老人入住时收取5000元意外保证金,可暂收付60万元,可40%用于抵付前期投入,其它做为周转资金和出院返还。

三、开办养老机构相关手续

(A)、开办养老机构应具备的条件

(一)符合当地养老服务机构发展规划;

(二)有规范的名称;

(三)有固定的场所和服务设施,有室外活动场所;

(四)有相应的资金(前期投入约1万元/床);

(五)有与其业务相适应的从业人员(医生护士可通过与属地医院诊所签约实现)。

(B)、开办养老服务机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开办组织或个人的身份证明;

(二)机构章程;

(三)资金状况证明;

(四)场所证明;

(五)消防安全、卫生防疫证明;

(六)与养老服务机构所在地的一级以上医疗机构签订的提供医疗服务协议或者内设医疗机构的批准证书。

四、开办养老服务机构,应办理如下手续:

1、市和各区(市)人民政府以及非本市组织、个人开办养老服务机构,申办人直接向市民政部门提出申请。本市其他组织和个人开办养老服务机构,申办人应当向养老服务机构所在地的区(市)民政部门提出申请。区(市)民政部门应当按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查,对符合规定的,报市民政部门。民政部门审查开办养老服务机构申请的时限为自接到申请之日起20日内。

2、核准开办养老服务机构的,申办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民政部门的要求进行筹建,经民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由市民政部门发给登记证书。

3、申办人取得登记证书后,应当按下列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一)利用非国有资产开办的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申办人凭登记证书到开办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办理登记手续;

(二)利用国有资产开办的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申办人凭登记证书按事业登记管理的规定到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办理登记手续;

(三)开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申办人凭登记证书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税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五、养老机构享受优惠和社会资源利用

1、养老机构用水、电、安装电话实行居民价优惠。需每年到民政部门审批一次。

2、符合老年之家投入条件的,可申请福彩基金的注入。

3、可利用志愿者开展服务,降低用人成本,实现亲情服务。

4、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争取捐赠和赞助,补充老年生活费用的不足。养老院的建设地块不仅要求土地属性、拆迁补偿、水电气市政条件等落实,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地块周边环境,包括交通条件、居民区距离、周边人口数量和素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分析该地块是否适合建养老院、养老院服务对象(消费群体)市场容量等。

养老服务的盈利模式分析篇4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地产;老年公寓;盈利模式

Abstract:the21stcenturyChinaisagingsocietyinanall-roundway,theelderlypensionproblemhasgraduallybecomethefocusofsocialattention,facinghugepensionmarket,realestatedevelopershavebeenaggressiveintheelderlyapartmentdevelopment.Inthispaper,wediscussedsomeelderlyapartmentdevelopmentpresentsituation,firstisthebackgroundtodotheanalysisofthecurrentelderlyapartmentdevelopment,becauseChina'sagingprocesswithelderlypopulationbaseislarge,growingfaster,makestheelderlyhousingmarketisbothanopportunityandchallenge.Thenthepaperdiscussestheelderlyapartmentdevelopmentofthreekindsofprofitmodel,analyzestheoperationcharacteristicsofthreekindsofprofitmodelandthemaincase,hopewecanthroughthecurrentresearchsituationofmoreandmorearousedtheconcernofthesocietyforoldagepensionproblemandthinking.

Keywords:ageing;Endowmentrealestate;Elderlyapartment;Profitmodel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中国的老龄化及养老方式现状

(一)我国当前老龄化社会的现状

我国老龄人口于1999年即以超过国际老龄化社会10%的标准,整体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联合国的规定,一个国家6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超过7%或60岁以上人口占10%之上的国家称为“老龄型”国家。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人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3%,而且正以每年3.2%的速度递增,进入老龄化。另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字表明,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将占全国总人口的19.34%;到2040年,老年人将占全国人口的27.8%,届时三个半中国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见表1-1,表1-2)如此高的老年人口率预示着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将格外严峻,如何安排好日益增多的老年人,切实解决好急速增长的老年人口与社会生活保障之间的矛盾,将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表1-1我国老年人口发展统计数据单位:万人,%

注: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中国人口年鉴2011[M].《中国人口年鉴》杂志出版社,北京,2011年12月.

表1-2我国老年人口比重增长趋势单位:%

注: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中国人口年鉴2011[M].《中国人口年鉴》杂志出版社,北京,2011年12月.

(二)我国当前老年人的养老方式

世界上公认的养老方式一般有三种形式:1、传统的居家养老;2、社会养老;3、个人、家庭和社会结合的养老方式。我国老年人当前选择养老和住宅的方式,由于历史和传统观念等原因主要以居家养老为主。主要形式有与子女共居、与子女邻居、独居。除此以外还有托老所、福利院以及老年公寓等。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使家庭结构急剧改变,三代人共同生活的家庭已经渐渐远去,目前老年人大多孤身或同子女分住。按照自然规律,人进入老年后无论精神感官或肢体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衰退或残疾,身心疾病成为影响他们自主行动的内在因素;年事越高受此影响越大,越需要更多的照顾。当代老人还是多子女的居多,儿女可以轮流照顾,而一旦进入“四二一”模式,那时子女便会显得力不从心。同时社会安全福利和个人养老金的增多,也使得更多的老人需要独自生活,据全国老龄委抽样调查,有16.7%的老年人表示愿意到养老机构安度晚年,且年纪较小的老年人表示愿意的比例大于年纪较大的老年人,显示出中国人养老的观念正在发生着变化,养老需求日益社会化,将形成一个体量惊人的现代养老产业。

(三)我国养老市场的供给概况

1、养老机构供给种类

我国的养老机构主要包括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和养老社区等。

社会福利院。社会福利院主要面向城镇“三无”老人,即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其法定赡养人、扶养人确无赡养、扶养能力的城市老年人,为他们提供养老的场所和各类生活、医疗服务。社会福利院的主要资金来源为政府补助。

敬老院。敬老院主要针对城镇的各类有一定经济能力的老年人。敬老院分为公立与私立两种。公立敬老院通常建设费用由政府补助,运营费用向入住老人收取。私立敬老院无补助,自负盈亏。

养老社区。养老社区一般规模较大,除住宅用房外,还包括各类配套商业设施及医疗设施等,通常拥有社区医院。养老社区通常包括家庭养老、公寓养老和看护养老三种类型的养老用房。

家庭养老的养老社区通常子女与老人同住一养老社区,主要的养老服务由子女提供,但社区也提供一定的补充服务,如日间看护等。以养老公寓为主要形式的养老社区,主要针对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此类社区一般老年人单独居住,主要服务均由社区提供,包括日常的家政服务、生活服务、出行服务等。以看护养老为主要形式的养老社区,主要针对半自理或无自理能力的老年人。除提供养老公寓提供的各类服务以外还提供各类医疗服务,如急救服务、搀扶服务、喂饭服务等。

2、养老机构供给总量

当前我国城乡公办的各类敬老院、福利院、养老院等老年社会福利机构共有39500多个,养老床位149.7万多张,但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床位仅有8.6张,与发达国家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数50-70张的水平相差甚远,供需严重不平衡,差额巨大,绝大部分的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养老产业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二、老年公寓开发的盈利模式分析

“养儿防老”的观念已经过时,更别说是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四二一”模式下,愈发显得艰难。在9成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的政策前提下,绝大多数要靠市场化来解决养老居住问题。与国外众多资本竞相进入养老产业不同的是,在目前中国,地产商是承担市场化养老的主力军。老年公寓开发的全链条由地产商独立完成,地产商成为了中国式养老的绝对主角。

养老激起了房地产企业一波又一波的热情,以“招保万金”为首的大型房企纷纷试水老年公寓,财大气粗的保险公司也高调插足,养老地产可谓风起云涌。大腕云集,但以盈利模式论老年公寓的开发无非三条路可走:租售结合、会员制、保险产品。

(一)风险最小的租售结合模式

就整个产业的实质来说,养老产业中的地产并不是盈利的载体,而后期的运营管理及服务才是企业持续追求的利润点。但由于前期投入成本巨大,加之资金回收期长,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说,养老是不挣钱的,或是回报很慢的,地产才是挣钱的大头。由于国内的养老地产起步晚,发展不成熟,要靠收取养老服务费来填补前期的巨大投入基本是天方夜谭,而将大部分房源卖掉,以此来缓解资金压力成为了绝大部分地产商的选择,因为这样的风险最小,而持有剩下的一部分物业用于运营,又能实践开发商当初拿地时的承诺,可谓是既下了河,又不至于鞋全湿的折中之策。

万科在北京的项目幸福汇社区中,养老地产就有两种形态,一种为2.4万平方米的“活跃长者之家”,利用万科幸福汇的商业配套用地建设,做万科全持有的老年公寓,还未开始销售或运行;另一种为12万平米“活跃长者住宅”,是加入人性化设计的散售住宅,目前正在销售。对于初尝养老地产的万科,也是选择了这种租售结合的开发模式,使得自己的投资风险处于可控的范围内。

绿城早在2006年就涉足老年公寓的开发,其在浙江临平开发的绿城蓝庭项目中配备了老年大学、健康中心、文体活动中心、社区门诊、护理院等公共配套,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项目中的老年公寓共十层,一二层为社区医院、活动中心、园区食堂及洗护中心。三四层为护理院,共计三四十个房源,可容纳60名老人入住,目前已入住的老人共计四五十人。五层以上规划了86套老年公寓,面积包括60-70及120平方米。这批86套公寓销售定价在1.4-1.5万元/平方米,较普通住宅售价略高。

由于房地产开发前期沉淀的资金成本过高,而销售物业是开发商最快也是最直接的回笼资金的方式,至于租售比的确定,每个开发商对于不同的项目又都有不同的考虑,卖多持少可能是迫于资金的压力,而对于实力雄厚的大开发商,持有越多的老年公寓,却是看中项目后续稳定的提供服务所产生的现金流。

(二)会员制模式

对于许多志向远大的开发商来说,光靠销售赚钱,多少有些英雄气短,养老地产的本质应该是养老服务业,以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人性化的提供各种服务,从后期多年的持续经营和运营来获得收益才是一条长期的赚钱之道。

持有型的养老地产,一般以押金制和会员制实现前期部分资金的回笼。而会员制相比传统的押金制,在财务、盈利性和经营灵活性方面都更加有优势。比如,押金不能算作利润,但是会员费可以比较灵活的计入公司的财务报表。从经营的角度看,押金对应的房间或是床位是固定的,但会员制可以非常灵活的安排床位或房间,其在经营上的操作也更加的便捷。会员制的设计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比如捆绑价值属性的设计通常会将会员卡分为记名卡和不记名卡,通过会员卡价值属性以及会籍是否转让划分会员。再比如捆绑物业属性的设计会按照使用物业面积的不同,划分不同的会员等级。

国内养老公寓会员制的创始者就是上海亲和源老年社区。由于土地性质是协议出让,亲和源无法通过销售的渠道来回笼资金。而会员制是其解决经营压力、回笼资金的一条捷径。目前亲和源的老年公寓会员卡分为A卡和B卡。其中,A卡无论选择何种套型一律售价89万元,但根据套型的不同需交付2.98万、3.98万和6.98万不等的年费;B卡无论选择何种套型年费一律为2.38万元,但根据套型的不同售价分别为45万、55万和88万。这种收费上的不同取决于A、B卡的不同性质,A卡在亲和源老年公寓的使用期限与房屋土地的使用年限相同;而B卡的有效期至老人生命终结,但有一个15年的界限,未住满15年的多余费用可以退还,超过15年部分免费。亲和源的会员卡A卡最初的售价是50万,而现在已经涨到89万。

一般来说,会员卡的销售收入可以收回房屋的建设成本,而会员每年交的服务费才是企业主要的利润来源,而且随着规模效应的产生,服务成本的递减将会增加企业的利润。目前亲和源的会员制模式已经基本成熟,不仅与万科进行了合作,也开始了全国的扩张之路,以输出管理的模式向全国的老年公寓市场进军。

(三)与保险捆绑的模式

保险资金,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最适合做养老地产的,相比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拮据,保险公司最大的优势就是充盈的资金,他们手握巨额的保费,据统计,保险资金中约有80%以上为寿险资金,寿险资金中约有48%是20年以上的长期资金,25%为5-20年的中期资金,这恰恰与养老地产的投资回报周期非常匹配。由于保险产品的销售时间、给付周期等因素影响,保险资金倾向于长期的、安全的投资方式,对于回报率的要求不高,而这与养老地产的投资模式是完全匹配的。

泰康人寿2010年在北京昌平斥资40亿元购买了一块30万平方米的土地,筹建泰康之家旗舰社区。泰康人寿也专门成立了一家叫泰康之家的管理公司,为旗舰社区提供后续的管理服务。建成后的养老社区约有1.5万张养老床位。建成后不予出售,而是用于长期经营。泰康之家旗舰社区将按照社区居民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分为独立生活、协助生活和专业护理等不同功能的居住单元。为此,泰康将自行开发一系列的公建配套项目,提供不同层次的个性化服务,并以收取养老服务费用作为项目的主要利润来源。而想进保险公司打造的养老社区养老,手段只有一个——买保险。如泰康人寿推出的“幸福有约终身养老计划”,由泰康人寿的“乐享新生活养老年金保险”和泰康之家的“入住养老社区确认函”共同组成,保险合同产生的利益可用来支付社区每月的房屋租金和居家费用。此外,客户也可以到了保单约定的时间,不选择入住,可以拿到分红。每份保单的保费200万至300万,可选择一次缴清或者分10年期缴。由此获得养老社区的居住资格,锁定了入住成本,售价不菲。

保险资金与老年公寓的结合其实在国外早已普遍,美国保险业在养老地产中买断居住权,采取酒店式的管理,收取会员管理费用,并开发养老保险客户。目前美国的养老社区的现金回报率是8%-11%,甚至高于商业地产。保险资金通过客户购买保险的保障,保证了老年公寓项目开发过程中的财务安全,降低了投资运营的风险,从而提高了养老社区运营的品质。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局,中国人口年鉴2011[M].《中国人口年鉴》杂志出版社,北京,2011年12月.

[2]王崴,养老地产“三板斧”.地产,2013年第一期:80~89.

[3]周燕珉,林婧怡,综合型养老社区应当如何规划.地产,2013年第一期.

[4]王崴,老龄化红利.地产,2013年第一期:92~93.

[5]周展宏,改变对生命的态度.财富(中文版),2012年9月:54~58.

[6]刘伟,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城市老年人居住环境研究[D].【学位论文】,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4月.

[7]范晓东,论老年公寓的开发建设.中国房地产,2012年第九期.

[8]王波,居家养老:问题与模式创新——以上海亲和源老年公寓为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养老服务的盈利模式分析篇5

关键词:居家养老困境发展

一、前言

中国已然步入了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程度在日益加剧。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庞大的养老需求,而养老院等社会福利机构对于老年人来说则缺少了家的温暖,使没有子女陪伴的老年人倍感孤独。由此,许多新型的养老模式正在日渐成熟。其中,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对于老年人来说便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可以让老年人居住在家中安度晚年,它是以社区为平台,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所需的各种服务,是一种介于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社会机构养老之间的新型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顺应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而发展出的一种适合现代社会的养老方式,它将逐渐在中国养老服务体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北京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

(一)居家养老政策的出台

社区居家养老政策出台以后,我国社区养老服务日益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政府分别于1993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和2000年《关于加快实现福利社会化的意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2000年下发了《关于对老年服务机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表明了政府对社会承担一部分养老任务持鼓励态度,同时大力推进社区老年服务事业的建设。政府的一系列举措为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各地区的街道办、社区在管理和服务方面也已经具备了一套较规范化与系统化的管理方略。社区居家养老的设施建设、家庭服务、定点服务等主要服务形式也大体形成,社区养老服务格局则是以文化娱乐、心理保健、健康服务、社会参与、权益保障为主要服务内容的。

(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供给

1.养老设施建设:养老院分为公益性和盈利性两种,公益性养老院得到政府大力投资,使不富裕的老人也能老有所依;盈利性养老院则由民间投资,政府给予政策帮扶,盈利性养老院可以满足老人对养老环境的更高层次追求。但在实地考察中发现,所谓公益性的养老院并没有落到实处。

2.活动场所建设:在走访多个社区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一些社区在有限空间内建设了室内、外活动场所。比如老年人活动室、老年大学、图书馆、文化广场等。资金有限的地区也设置有老年人室、花园空地等。

3.健身器材建设:大多数社区附近都设有健身器材供老年人锻炼。但健身器材的种类仍需要补充和扩大,以鼓励老年人走出家门锻炼身体。

4.无障碍设施建设:在走访的几个社区中,都可以看到为方便乘轮椅而修建的缘石坡道,以及从室外进入到室内的坡道。为老年人的出行提供一个无障碍环境。

(三)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内容

1.生活护理。主要包括个人卫生护理和生活起居护理方面。如:协助老人洗漱,洗澡;保持老人容貌整洁、衣着适度;保持老人生活用品清洁卫生等。

2.助餐服务。主要有集中用餐和上门送餐。尊重老年人的饮食生活习惯;注意营养、合理配餐;助餐服务点应配置符合老年人特点的无障碍设施;送餐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卫生,餐具应每餐消毒。

3.医疗服务。社区主要负责陪同老年人就诊、代为配药,并及时向老人家属或其他监护人反馈就诊情况。

4.代办服务。替老年人代购或代领物品、代缴费用。代办服务范围一般为日常生活事务。

三、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面临的困境

(一)服务狭窄化,辐射人群少

居家养老服务中一部分是政府购买服务,一部分是老年人自己购买服务。但是现在宣传居家养老服务先进地区时我们往往看到的都是政府购买的一部分,比如政府为贫困、高龄、残疾、家庭困难的老年人购买服务。这为广大民众制造了一个错误的舆论导向:社区居家养老就等同于政府为有困难的老人购买服务。这使得居家养老在实践中被狭义化定义,阻碍了居家养老的发展。

(二)运作资金严重匮乏

社区居家养老从本质上看,是具有社会福利政策的刚性的。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口的增长,老年人对居家养老的需求也在持续地、高速地增长。这种增长不仅表现在数量上,也表现在种类上。老年人对居住环境、文化设施、医疗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层次,更深入的要求。目前,我国的居家养老资金来源仅限在国家通过民政局的投入以及一部分福利的资金。这是远远不够的,要想缓解自己匮乏的难题,必须更好地动员和吸引来自社会的资金。

(三)社区居家养老专业水平低,志愿者队伍弱

由于我国现代社会工作起步晚,专业人员缺口巨大,服务人员的队伍很不稳定。很多人员不具备专业知识、只受过短期培训,甚至没有专业知识,只有“实战经验”。服务内容简单,仅限于帮老人做饭、简单的照料等。而志愿者方面,目前我国居家养老方面的社会关注度与参与度远远不足,造成志愿者数量也远不足需要。专业人员和志愿者的双重缺口使得我国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成绩大打折扣。

四、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增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的广度

1.全面掌握服务对象的资料。这项工作要建立健全三个方面的资料记录:(1)各社区对辖区内60周岁以上的老人建立档案。(2)对社区“4050”人员、社区服务人员、志愿者进行档案登记。(3)对社区内的重点服务对象进行登记,进行服务的追踪、备份服务对象与服务人员的服务协议。

2.全面拓展服务内容。(1)依据各社区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开办老年学校、提供法律援助和心理咨询等精神服务。(2)选择性的根据老人需求,广泛借助社会力量,将送饭送药、家政服务、水电暖安装维修、家电维修等等服务带进老人家中。

3.服务模式推陈出新。(1)对贫困老人、有特殊贡献老人,政府补贴经费用做家政服务。(2)对无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搭建服务热线,提供紧急救援等服务,并按居家老人的需要,派遣专业人员到老人家中进行服务。(3)对日间无人照料的老人,社区建立日间托管站或与养老院合作,为老人提供日托服务。

(二)缓解经费紧张

社区居家养老必须要有资金支持,前文已经提到,我国居家养老资金严重不足。为了缓解这一状况,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扩大国家财政投入。应当扩大财政对于居家养老的资金投入。建立起对于居家养老这一项目的整体财政预算制度,确定居家养老费用之于国民收入的比率,确保对于居家养老的投入能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而增长。要将居家养老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将为困难老人购买服务的举措发展成制度性安排,使所有老人获得政府的帮助。

2.实现投入多元化,引入市场化运营。应当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将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市场化运营、产业化运营,从而使大众对居家养老的需求大到供给平衡。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可以推出不同层次的有偿服务,这样既实现了政府购买服务,又能买足不同阶层的老人不同层次的需求。使追求更高层次的富裕的老人愿意自费购买更优质的服务的同时也兼顾了资源高效分配与政府财政压力的减轻。

(三)建立专业化的服务队伍

专业的服务队伍对居家养老工作的成功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可是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还是远远不够。关于提升我国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笔者有如下一些想法:

1.吸收高学历专业人员。应当吸取年轻上进的专业对口大学生(如社会工作专业)加入到居家养老的工作中来,一方面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为居家养老工作进行科学管理、对基层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另一方面,他们也能为居家养老工作带来难得的活力,让老年人有机会和年轻人在一起生活,利于老年人拥有阳光快乐而又温暖的晚年生活。

2.培训低学历服务人员。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可以为“4050”下岗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提供相当数量的工作机会,同时也符合了老年人对于居家养老的低收费、低成本的要求。但是此类人员普遍文化水平较低,为了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对这些人员进行培训。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的社区居家养老状况的分析,发现问题、得到启发。最后得出了在资金扩充、服务内容扩大、加强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三个方面的建议。希望谨以本文能为我国寻找和发展出来一条适宜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的、专业高效的中国特色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做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马海燕.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4(01):111-114.

养老服务的盈利模式分析篇6

8月23日,潘军在花样年上半年业绩会上透露,花样年进入养老地产的经营模式理论研究已经完成,目前着手于健康产业园的规划与建设,预计明年下半年将在深圳推出第一个养老地产项目。

一轮轮严厉的房地产调控,迫使开发商走到选择的十字路口。他们或继续规模扩张,或转型求存。寻找新掘金点,无论是商业地产、旅游地产,抑或是养老地产,都成为地产行业谈论的新热点与方向。

花样年在这个“路口”中,选择的是舍弃规模扩张,改变自身的商业模式。即逐渐退出中低端市场,未来只开发以服务提升附加值的高端产品,从而由地产开发商转型为地产综合服务运营商。2011年,作为花样年从住宅开发商转变为地产服务商的元年,养老地产成为花样年转型的新发力点。

暗合服务转型

一直在规模扩张上收效不大的花样年,为自己下一步发展找到路子。花样年从今年初开始,对外界高调宣称转型为服务商,并筹谋与之企业定位相吻合的养老地产。

近日,潘军在花样年上半年业绩会上透露,花样年对养老地产经营模式的第一轮理论研究已经完成,已经开始着手健康产业园的规划与建设,并预计明年下半年在深圳推出第一个养老地产项目。

花样年所规划的健康产业园,位于深圳南山蛇口南海大道与工业六路交界处,属地段优越、交通便利。花样年在今年6月份,以人民币3.16亿元收购TCL王牌电子(深圳)有限公司,从中获得TCL深圳在蛇口的三宗地块以及地块上现有的五栋建筑物。

潘军此前向媒体介绍,这3块地块所处区域,未来将会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升级改造,形成一个高端的城市综合体。健康产业园项目,是花样年先期进行的改造项目,是对养老产业的一个尝试。

按照潘军早前向媒体透露的信息,试点的养老地产项目,开发完后不销售,全部用来租赁。在项目运营方面,花样年会与美国、中国台湾的养老机构合作,外判管理服务,并与医院合作提供健康检查。

时代周报记者从花样年内部人士处了解到,该项目改造完成后,将以高级酒店会所模式经营,预计可提供150个房间,最多可收纳200多个老人。除了一般医护服务外,也会提供各类型的活动,以满足退休老人多样生活需求。这个养老项目预计明年下半年推出市场,主要针对60-80岁年龄段的高收入家庭,月租金约在6000-8000元。

花样年转型服务商,做细分市场,为何会选择养老地产作为转型的一个发力点?

潘军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表示,花样年进入养老项目完全没有难度,“房产开发商的长处就是整合资源”。此外,花样年的核心竞争力是做品质,在商业管理上比其他企业下的功夫要大,这使得花样年有优势成立自己养老、养生的管理公司。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对国内开发商而言,养老地产尚属全新领域,无论是开发经验还是经营模式,因此没有太大的进入门槛。此外,养老地产的特有属性,与花样年转型服务运营商的自我定位是相吻合的,有利于其进行差异化竞争。

“对于开发商而言,当前房地产市场持续打压的形势,涉老地产或者养老地产项目可以有效地回避调控风险,参与民生建设,获得各级政府的支持,同时保有型的物业也是开发商后期持续融资的一个有效工具。”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养老产业与养老地产研究所所长陈首春指出,同时对于日益提高的土地增值税,也有利于开发商税务筹划,获得最大的收益。

盈利模式猜想

尽管,花样年宣称在进入养老地产领域的经营模式研究已经完成,但并没有进一步对外透露具体运作模式。花样年未来的养老地产盈利模式,也成为市场的一大猜想。

与普通住宅开发不同,养老地产更接近于持有型商业地产的运作模式。这意味着,需要较多的资金沉淀,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同时存在一定经营风险。这也是国内开发商谨慎进入的主要原因。

万科从2006年开始探索养老地产,直至2010年底才将首个养老地产项目―“活跃长者之家”推至台前。探索两年多的保利地产,对其首个养老地产项目是租还是售,仍未有确定。

“目前,深圳健康产业园的项目已经在做,但具体的经营模式还不适合公开,因为涉及到商业机密。”上述花样年的内部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说道,在一切都未定型之前,不方便作过多透露。

陈首春根据商业型养老地产的功能,划分适老住宅、老年公寓以及长期照护机构三类。其中,这些地产项目又可分销售型物业和持有型物业。

鉴于国内开发商的融资瓶颈和资金压力,“我认为,可能涉老地产项目应该参照目前商业地产的操作模式,”陈首春表示,在养老项目中可配备一定数量的住宅类物业作为快速套现的产品来平衡开发商的资金压力。同时,持有型物业和销售物业的比例要通过测算,使销售型物业的销售收入能够基本覆盖全部初投资。

此外,长期持有运营养老产业,对于开发商而言,也是一大挑战。

保利地产副总经理王健对此坦言,养老社区若长期运转则需要生存下去,盈利模式是一个难点,需要投入多少资源都需要摸索。此外,养老配套服务运转起来不容易,企业要对社工以及服务人员培训问题,还包括要整合政府、医院等各方面的资源,涉及问题太多太复杂。

对于开发商而言,进入养老地产,“玩概念是嘴皮子门槛,真正要做门槛不少,包括投资、产品、设计、管理等等。”资深房地产投融资、战略专家张健向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养老服务的盈利模式分析(6篇) 】相关文章:

转正工作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5-21

数学教研组教学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5-20

幼儿园大班的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篇 2024-05-15

班主任家访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篇) 2024-05-15

慢病工作总结范文(整理7篇) 2024-04-28

学习委员工作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4-23

语文教师工作总结范文(整理6篇) 2024-04-17

电工电气技术实训报告(6篇) 2024-05-27

养老服务的盈利模式分析(6篇) 2024-05-27

沟通技巧与影响力(6篇) 2024-05-27